close
 
小時候, 晚餐前必是看著卡通等開動. 自媽媽在廚房爆下第一顆蒜頭開始, 就啟動饑腸轆轆.
卡通若不好看, 便跑去廚房轉轉, 小蘿蔔頭想幫忙, 其實是去覓食~
媽媽偶爾會拿鍋子裡的什麼, 塞到我嘴裡, 說偷吃一口, 像是一項只有你知我知的祕密優惠.
這是腦裡一直存在的幸福映像.
 
和媽媽上菜市場的經驗並不多, 媽媽要採買十幾口人的菜量, 也許是如此便鮮少帶我去市場.
其實, 我也不喜歡, 那雞屎魚腥豬販味鬧烘烘吵架似的對話, 人潮推擠往往讓我害怕丟掉了媽媽身影.
小時候覺得市場大的像迷宮, 長大後才知道那市場沒那樣大.
上菜市場, 有一種跟著媽媽窺視世界的心情, 攤販籃簍內的雞鴨魚豬青菜水果, 哪些是盤中菜的原始食材樣貌.
一趟市場經驗, 多少理出一點關於大人世界的線索.
 
 
短期遊學經驗帶給我最大的懷念&羡慕是寄宿家庭的用餐氣氛.
 
home爸下班回家, home媽仍在下廚, 爸會先進廚房啄一下媽媽的額頭, 簡短幾句問候, 爸爸打開冰箱開瓶啤酒看球賽~
菜全上桌, 小男孩小女孩幫忙擺碗筷. 開動前, 媽媽會問大家, 今天想聽什麼音樂?
吃飯時, 是不開電視, 只聽音樂的. 然後, 每人一杯飲料, 有果汁, 也有紅白酒..
用餐間, 媽媽輕鬆地起個頭: what’s your high tide and low tide today? 於是, 每人依序和大家分享心情.
有時, home,媽也機會教育為孩子建造一些價值觀.
這樣的晚餐幾乎是天天進行的. 我每每想起, 都覺得那畫面很暖, 是家的味道,
是用歲月點滴累積出愛的牢靠.
 
我羡慕著.. 也一心想實現. 於是, 我下廚.
 
當然下廚, 有滿足自己的舌頭, 也享受變魔術的快樂. 一盤佳餚的完成, 可以來自各式的烹調手法, 各種不同食材的搭配..
說到底, 也許是嗜好.
下廚的另一個貪念是, 希望在女兒腦海裡, 印著我在廚房切切煮煮的背影.
更大的貪念是祈望有一天她體認到下廚&吃飯是一種生活態度, 家庭核心.
 
我喜歡一家人, 一起去完成, 一件勞動. 一件為家付出的勞動. : 一起大掃除, 有一種屬於家,流著汗的歡喜味道.
 (不過這種事太勞動, 一年一次淺嚐即止)
 
下廚就有這種家庭味~
自己開伙的晚餐, 有著不同於飯館外帶的幸福.
下廚者的勞動, 孩子擺碗筷、孩子洗碗的勞動,一家人的付出, 即便是一起為了一頓飯辛苦發的牢騷, 都是家的味.
這些勞動也或是工作也或是課業的心情轉換站.
 
親自下廚的晚餐, 是光著腳丫踏著愛的泥土, 知足的生活態度. 簡單樸實, 卻是生活愛.
 
其實, 這畫面和bubu媽媽書上寫的有點類似, 想法重疊.
品格, 知足心, 體貼的心, 被父母肯定的自信… .這些是考試不出的分數, 也無處可補習的.
最根本的東西, 靠日積&月累
 
不過, 寫這些, 或許也只是治療, 安慰自己搞這些辛苦, 是值得!
(我真的很會安慰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edae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